学院首页 |
吉林省高校智库

通知公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春理工大学第二十六届读书报告会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21-12-01    已浏览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促进学术交流,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读书的意义,同时更好的构建学习平台,推进学风建设。长春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组织研究生阅读专业经典文献,夯实专业基础。希望可以通过读书报告会,鼓励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书本的力量,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

2021年12月1日下午,williamhill中国社会学系、长春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在西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读书报告会。本次读书会邀请了邸焕双老师、王立红老师、高杉老师三位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专业指导,以及21级全体社工研究生参与此次读书会。由张梓楠、王歌同学主持了本次读书报告会。



本次汇报共有九位同学,采取了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读书报告会的评分员有:初广旭,徐慧洁,王芃力,周金苗四位同学。该点评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同学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本次分享会由三个环节构成:同学汇报及点评、颁奖仪式、活动总结。

Part.1 同学分享

第一组汇报的同学以及分享的书目:

王群元《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与分析》萨瓦尔多·米纽庆

郭欣《家庭抗逆力》Walsh

于悦《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王群元同学分享的是萨瓦尔多·米纽庆的《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与分析》 ,这本书作者详细描述了运用四步模式对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十个家庭个案进行治疗的具体过程,并对每个个案从家庭组织、个体视角、干预策略及技巧等四个方面的治疗构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此外,作者还从理论的角度对麻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继子女家庭、互补的夫妻、心身家庭、家庭和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治疗策略。



郭欣同学分享的是Walsh的《家庭抗逆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有家庭在生命旅程中都会面临重大挑战。到底是什么使得家庭成员在遭受重大打击与生命转变后重新振作,从悲痛中重燃希望?家庭抗逆力是这些家庭有效整合创伤经验并能继续生活、相互关爱的重要力量,作者从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从实务研究中发展的家庭抗逆力架构,并将其运用于家庭治疗的临床实践,为个人及专业人员提供了经验借鉴。



于悦同学分享了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有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它思考人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运用所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老师点评

老师首先对三位同学的读书态度进行了肯定,研究透彻,角度足够清晰。但是在对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来理解书籍,寻找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你所学习的方向,找到重点内容从而有目的的研读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第二组汇报的同学以及分享的书目:

张梓楠《乌合之众》勒庞

武春宇《面对死亡:死亡的伦理》许宗良

崔颖《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



张梓楠同学分享了勒庞的《乌合之众》,首先带领大家了解什么是乌合之众,对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通过结构图分析了《乌合之众》这本书,又联想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所代表的三大理论包括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该同学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分析了乌合之众是怎样模仿他人行为,并影响自己的行为,与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内容较为充实。



武春宇同学分享的是许宗良的《面对死亡:死亡的伦理》,对安乐死争议的探讨,转向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肯定。儒、道家善生善死的思想,追求生命终结时的安详、无痛苦状态,为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找到了思想依据。作者在书中问道:如果真正把人看成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就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人们回避着与死亡相关的话题,但死亡一直与我们的生命相伴而行。事实上,正如蜡烛的燃尽不是在最后一秒才突然发生,死亡也不只是停止呼吸的那一瞬间——在生命的进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告别过去。对于死的理解,决定了你对生的态度。



崔颖同学分享的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作者用四年的时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参与式观察调研写出的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本书主要是对街头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作者从一个学者角度解析了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和行动模式。

老师点评

认为这组同学的汇报具有更强的创新性,将专业理论和书本知识相结合,其次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芝加哥学派质性研究方法。鼓励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与我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我们读到的书,获得的内容,我们应该尽量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第三组汇报的同学以及分享的书目:

张倩《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

谈爱龙《疯癫与文明》福柯

王歌《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



张倩同学分享的是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作者从农户细小经济收支、家庭负担等日常生活入手,来论及正在转型的“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涉足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面临的与地方政府、与土地、与市场等诸多方面关系的演变现状,它直达村落、农舍、田间的现场,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20世纪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对当今的中国农村建设与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谈爱龙同学分享的是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福柯通过对疯癫的研究展现了被理性敬畏、扭曲、展现、审判的疯癫。文艺复兴前,疯癫是未知、神秘的知识的象征;古典时期,随着疯癫者的被禁闭,他们逐渐被解释为虚无诞妄,是理性的眩惑;随着现代精神病院的诞生,疯癫陷入彻底沉默,在理性话语系统的统治中完全失语。



王歌同学分享的《自杀论》是迪氏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它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说,它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已对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所造成的社会病态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师点评

这一小组的同学所选书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三位同学的阅读很透彻,讲解详细深刻。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寻找适合套用的生活案例来理解关键内容;同时学会整合零散的知识点,主要是书本的重要内容提炼,也包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整合不是为了摆设,而是方便以后翻阅。



Part.2 颁奖环节



一等奖:张梓楠、郭欣



二等奖:崔颖、王歌、武春宇



三等奖:于悦、王群元、张倩、谈爱龙

Part.3 活动总结

邸焕双老师对本次读书报告会进行总结:本次读书报告会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分享态度端正,具有自己的见解;希望同学们在未来读书的过程中,不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读书而去解决问题,增长见识。希望同学们在读书时,首要确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带着问题读书,把握书籍中知识的脉络架构,站在百年中国的历史变迁进程中理解书目,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习惯。



至此,长春理工大学MSW第二十六届读书报告会圆满结束。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读书报告会,搭建了老师与同学们交流思想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热情与信心。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更有助于我们营造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提升大家认识、思考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代学生理应大量的阅读有意义的书籍,充实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让书籍真正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撰稿:王涵


上一篇: $article.name
下一篇: $article.name
地址:中国 · 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989号 williamhill中国
电话:86-431-85583029   邮箱:rcoswd@163.com
友情链接:
Baidu
sogou